強迫癥這種疾病會多見于我們的身邊,發病后會阻礙到我們的思想,這種疾病是非常嚴重的,而且引發此病出現的病因也相當的復雜,我們需要清楚了解強迫癥疾病的誘發原因才可行,接下來就為朋友們來介紹一下此病的相關病因有哪些。
強迫癥的病因:
有大量研究表明,焦慮癥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不良事件、應激因素等均有關系,尤其與患者的個性特點緊密相關,比如:過分追求完美、猶豫不決、謹小慎微、固執等,具備這些不良個性特征容易患強迫癥。
研究表明強迫癥患者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造成神經遞質失衡,從而出現各種強迫癥狀。我們的大腦之所以能夠實現各種生理功能,主要是通過各種不同神經遞質的傳遞來實現,神經遞質就好比是郵差,不同的郵差傳遞不同的信息,發揮著各種不同的生理功能。研究發現強迫癥患者體內往往會有5-ht(5-羥色胺)、da(多巴胺)、 sigma(西格瑪)受體以及中樞谷氨酸能神經元功能障礙,而抗強迫藥可使失衡的神經遞質趨向正常,從而使強迫癥狀改善。
可以說人人都可能會有強迫現象,在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強迫癥患病率大約為1%,1982年我國也曾經做過一次12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強迫癥的患病率為0.3‰。實際上,這個數字遠遠低于實際的患病率。有80%的強迫癥在25歲以前發病,男性比女性多。
強迫癥的治療辦法:
一、治療是否得當,包括治療的方式、藥物的選擇和劑量調整、治療時間把握等方面對治療的成功與否產生重要的影響。應該說影響治療的因素特別多,有的患者經過藥物治療,用藥只有幾天,之后認為無效就不再繼續吃藥了;還有的患者在多種藥物之間不停的換用,沒有堅持某個藥物達到足夠的療程和劑量。
二、患者及家屬對治療的配合性,現如今的醫療資源很多也很復雜,網絡、媒體給醫生帶來幫助的同時也帶來很多困擾。很多患者從自己獲得信息來質問醫生,為什么不這樣,為什么不那樣。其實,在治療中案例多數不是因為疑難治不好,而是沒有經歷真正規范的治療而導致病情頑固。
三、疾病診斷方面,目前的醫療情況,醫生給予每個患者的診療時間肯定是有限的,如果患者能夠提供明確的病史、病情典型、敘述清晰的病例,診斷肯定是很容易的。如果針對一些癥狀不典型的患者,或者患者沒有充分表達出自己的內心體驗,診斷就會遇到很大的阻礙。
上述的相關知識為朋友們介紹的就是強迫癥疾病的發病原因了,此病屬于生活中相當常見的一種疾病,我們需要將該病的病因認識清楚,只有清楚的了解病因才可以給我們預防強迫癥帶來幫助,從而讓強迫癥疾病能減少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