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京的王女士今年40歲,近來經常感到脖子酸痛,兩肩沉重,尤其是對著電腦工作一天后,整個后背都是涼涼的,還很僵硬。王女士覺得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的,于是疼的時候就讓同事幫忙捏捏,沒想到疼痛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就診,王女士才知道是頸椎捏出了問題,導致病情加重。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專家張寧主任醫師指出,頸椎很容易發生退行性病變,有些癥狀看似與頸椎關系不大,實際上可能就是由頸椎病變引起的。頸椎病分五種類型,包括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其中最常見的是神經根型,約占頸椎病的60%-70%。這類患者常出現手背到手指的麻木,疼痛或肢體皮膚感覺減退。頸型頸椎病較輕,病人常感覺頸肩僵硬、疼痛、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手臂無力等。交感神經型常表現為頭痛、頭沉、頭昏,枕部或頸后痛,視物模糊、眼窩脹痛、眼睛干澀,心跳加快等。椎動脈型主要表現為眩暈,患者常在轉頭或低頭時突然暈倒。脊髓型是頸椎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可有頸肩下肢僵硬,胸腹和四肢緊束,不聽指揮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四肢癱瘓。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感到頸椎不舒服,一般會讓家人幫忙“揉一揉,捏一捏”。還有一些人會去一些私人開的推拿診所。張寧主任特別提醒,頸椎病類型不一樣,治療的方法也各不相同。隨意按摩、捶打、牽引,不但治不好病,還可能對頸椎造成更大的傷害,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癱瘓。建議患者出現頸椎病癥狀后,應找專業醫生,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