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很多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但是由于我們對于蕁麻疹的認識過少,不了解蕁麻疹的一些常識,如果您覺得自己患上了蕁麻疹疾病卻又無法自我確定,蕁麻疹患者可以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那么中醫是怎樣治療蕁麻疹的呢?
一、風熱犯表
證候:風團色澤赤紅,患處劇癢,遇熱或經日光照射后瘙癢程度更甚,遇冷則緩。患者同時伴有發熱、煩燥、咽喉腫痛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面唇水腫或腹痛。舌邊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則:辛涼解表、疏風清熱。
方藥:消風散加減。
二、風寒束表
證候:風團色蒼白,遇冷加劇,遇熱則緩,患者多畏寒。舌淡紅,茅廁薄白,脈浮緊。
治則:疏風散寒止癢。
方藥:麻黃桂枝各半湯加減。
三、血虛風燥
證候:遷延不愈,易復發,午后及夜晚加劇,伴心煩口干少津,脈沉細。
治則:養血祛風,滋陰潤燥。
方藥:養血定風湯加減。
四、脾胃濕熱
證候:風團發作時伴有胃腹疼痛,無食欲,疲乏困倦,大便溏泄,偶有便秘,身有發熱。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清熱化濕,健脾和胃。
方藥:除濕胃苓湯加減。
五、腸胃濕熱
證候:風團面積大,色紅,瘙癢劇烈,伴有脘腹疼痛,惡心嘔吐,神疲納呆,便秘或溏泄;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疏風解表,通腑泄熱。
方藥:防風通圣散合茵陳蒿湯加減。
六、熱毒燔營
證候:發病急,皮疹彌漫全身,大片鮮紅色,可見出血性皮疹,瘙癢劇烈,伴高熱、心煩、口渴喜冷飲、咽喉腫痛、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絳、苔黃、脈數或滑數。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護陰。
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
七、蟲積傷脾
證候:兒童多發,皮損反復發作,面黃有白斑,臍周疼痛,偏嗜零食,睡中磨牙,大便檢查寄生蟲卵多為陽性。苔白或膩,脈濡。
治則:驅蟲健脾,消食化納。
方藥:化蟲丸合保和丸加減。
八、衛氣不固
證候:皮疹散在,呈淡紅或膚色,形如豆粒,伴低熱,乏力,多汗,面色蒼白,口唇質淡,出汗后極易發作。舌淡,苔薄白,脈細或沉細。
治則:益氣健脾,祛風固表。
方藥:玉屏風散加味。
九、沖任失調
證候:風團發作常在經前或經期加重,月經后自行消退。月經失調,亦有與妊娠有明顯關系者。舌黯紅或有紫氣、瘀斑,苔白或黃,脈弦。
治則:調攝沖任,活血祛風。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
十、肝氣郁結
證候:風團發作及瘙癢與情志抑郁相關,或精神壓力大時加劇,伴有心煩易怒、脅脹納差、口苦、失眠,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弦細數。
治則:疏肝解郁,清熱祛風。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
中醫把誘發蕁麻疹的因素歸類為外感、飲食、濕熱、氣血兩虛等等并根據其不同情況制定了多種治療方法,以上就是對中醫治療蕁麻疹的各種方法介紹,大家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謹慎選用。祝各位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