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強直性脊柱炎疾病了解多少呢?我們都知道,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十分難治療的骨科疾病,而且治愈率不高。往往許多時候,患上此病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由此可見,它的危害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疾病的認識誤區有哪些。
一、強直脊柱炎就是風濕病
90年代,我國醫學界曾稱強直性脊柱炎為類風濕性脊柱炎或中樞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對本病的認識不斷深入,發現本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無論在好發年齡、性別、好發部位、病變特點以及各項化驗檢查均不相同。
1、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年齡高峰在30-50歲,患病比例女性多于男性,病痛部位在四肢小關節為顯著,呈對稱性多關節病變,大小關節皆可受累,病理為滑膜炎性改變,可見類風濕結節,類風濕因子陽性,HLA-B27陰性,無骶髂關節及腰椎病變。
2、強直性脊柱炎,好發年齡高峰為10-30歲,男性多于女性,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癥為主,從而導致關節韌帶骨化,致使病人脊柱以及大關節的骨性強直。血清中不存在類風濕因子,而組織相容抗原HLA-B27陽性率高達90%以上。且本病并非僅限于脊柱,髖、膝、踝、腕、肩等四肢大關節,而且還累及眼睛、心臟、肺臟、腎臟等很多器,因此強直脊柱炎應是一種全身性、破壞免疫系統、破壞骨骼的疾病。
由此可說明強直性脊柱炎完全不同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故于1963年國際抗風濕聯盟將此病定名為強直性脊柱炎。
二、強直性脊柱炎就是骨科疾病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免疫性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其早期癥狀為骶髂關節、腰背部、髖部或大關節疼痛,同時伴有腰背部僵硬,因此,很多人認為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骨科疾病。
但實際并非如此,研究發現,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受累的組織器官是全身性的,如眼睛、心臟、肺臟、腎臟等多臟器,HLA-B27陽性高達90%,部分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免疫球蛋白升高,而且在臨床治療當中強直性脊柱炎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以上事實均支持本病是一種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只是其主要表現為骨骼病變而已。